研究院动态

NEWS

尖山喜讯|我院联合申报的“国产GPU芯片高性能计算库开发及应用”项目获批2025年湖南省示范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图文)
品牌宣传办公室2025-08-01发布于湖南
      近日,湖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2025年湖南省示范性科技成果转化拟立项项目的公示》(公示结束),由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国产GPU芯片高性能计算库开发及应用”项目获批立项。项目旨在攻克国产GPU芯片算法与硬件匹配不畅的技术难关,突破性能瓶颈,通过技术共享与生态共建,推动国产GPU高性能计算库规模化应用,为自主可控算力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围绕项目目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院院长杨超积极组建跨学科队伍,针对矩阵计算、信号处理及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算法开展深度重构,通过缓存分块、指令向量化、细粒度访存等优化手段,突破芯片计算效率核心瓶颈,实现关键算子性能平均提升5倍、最高提升114倍。助力景嘉微某自研芯片整体性能从国际同类产品的20%跃升至90%以上,提前完成国产替代目标。项目有关成果入选长沙市2022-2024年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获2025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应用数学落地认证

 

高性能计算库
 

      算力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已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制高点。在高端芯片领域,我国硬件工艺受限,且面临“性能瓶颈”“生态孤岛”双重困局。研究院落户长沙以来,依托北京大学应用数学和交叉学科的创新基础,通过自主研发国产高性能计算库与构建软件生态评估标准,走出了一条“性能突破-生态建设-应用落地”的破局路径。
 

研究院牵头研制并发布全球首个AI算子接口领域国际标准
 

      针对“性能瓶颈”困局,除本次项目外,研究院持续深耕算法-硬件协同优化技术,通过创新设计算法框架、组合新型高性能算法变体,可为更多国产芯片厂商的硬件性能释放提供支持;针对“生态孤岛”困局,研究院着眼于软硬件适配难度高、生态碎片化的现状,构建统一接口标准,系统性解决国产芯片软硬件适配的复杂映射问题,有效降低硬件适配成本和应用推广难度。团队牵头研制并发布了全球首个AI算子接口领域的国际标准,填补该领域空白。目前,该标准已在30余家国内机构应用

 

      未来,研究院将加速推动以上项目的技术迭代和成果产业化,并面向我国在多元算力时代的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发力高性能基础算法和底层软件根技术创新,在军工、物流、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加速实践,为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